English

稻田养鱼农民的“小银行”

经济话题
2000-11-30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邵文杰 我有话说

来自农业部渔业局的消息说,我国稻田养鱼近年来发展迅猛,已经从西南地区迅速扩展到全国的大部分地区,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。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杨坚说,稻田养鱼投入不多,一般每亩收入数百元,有的甚至高达5000多元,被农民称为“小银行”。稻田养鱼目前已经成为各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。

“水上千斤稻,水下千元钱”

黄澄澄的稻田望不到尽头,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;田角渠畔,点缀着一畦畦鱼池,肥硕的群鱼追逐嬉戏……贵州省息烽县西山乡柏香山村的乡亲们,把这种稻田养鱼模式叫作“水上千斤稻,水下千元钱”。

据村民高德民介绍,过去稻谷亩产500公斤,实行稻田养鱼以后,别看腾出一角来开挖鱼池,可稻谷产量不但不降,反而增产100多公斤。他算了一笔帐:稻田养鱼每亩少说也要产100公斤鱼,除去成本收入在900元以上,加上增产的稻谷,增加收入就在1000元以上。

依靠科技对农田进行综合、高效开发,可以极大地提高稻田的产出。不少农民把稻田养鱼叫做“四小工程”,即小粮仓、小银行、小水窖、小肥料厂。因为鱼在稻田里排泄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料;鱼在水田中游走,能提高水温,有利于稻禾吸收养分;鱼儿还吃掉杂草和害虫,又是稻禾茁壮生长的好帮手。

禾花落尽鲤鱼肥

在广西东北部稻田放养的禾花鱼,其实就是鲤鱼,因在稻田放养又食水稻落花而得名。在全州沼水镇,每当禾苗返青时,农民们便在每亩水田放养上八九百尾鲤鱼苗。小鱼苗在饱食飘落的稻花后,开始变得肉肥脂满。待到稻穗金黄时,也就到了捕捉上市的时节。

据介绍,稻田放养禾花鱼投资少、收效快,是眼下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。在全州,农村放养的禾花鱼年产量超过8000担。全州县才湾镇一农民在承包田里放养禾花鱼,平均亩产稻谷超过1000公斤,产鱼120公斤,实现了粮鱼双丰收。

近年来,包括临桂、全州、兴安等县在内的湘桂走廊,均以稻田养鱼为龙头,带动池塘、山塘水库、网箱养鱼全面发展。据不完全统计,这几个县目前每年禾花鱼的产值都超过了2000万元。

湖南内蒙古稻鱼双丰收

据介绍,目前湖南省从事稻田养鱼的农户亩均产鱼价值在千元左右、亩产稻谷在500公斤以上,加上瓜果收入,经济效益显著。

模式化稻田养鱼的特点是在田间建设高标准、永久性的水泥硬化鱼凼,推广湘云鲫、杂交鲤、草鱼等优良品种,实现田中种稻、凼沟养鱼,田埂上种菜,做到鱼、稻、菜(瓜)共生的立体种养。

湖南省今年新增模式化稻田养鱼110多万亩。到目前为止,湖南省已有65万农户加入模式化稻田养鱼的行列,放养鱼苗近7亿尾,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。湖南全省共有可养鱼稻田1300多万亩,目前已经利用的仅为400万亩,因此在湖南省推广模式化稻田养鱼仍有很大潜力。

塞外也有鱼米乡。内蒙古渔业生产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建设也逐渐红火起来,成为农村牧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今年上半年全区水产品产量达2.75万吨,比上年同期增长13.1%。

今年内蒙古渔业向精养、养殖名优特水产品发展,上半年全区落实池塘综合养殖和稻田养鱼共10万亩,渔业主要名优特养殖面积由去年的5.37万亩猛增至16.25万亩。通过调整结构和运用先进的饲养方式,渔业生产效益在内蒙古逐渐提高。

稻田养鱼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

据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杨坚介绍,过去稻田养鱼只局限于西南地区以及气温较高、雨量充沛的地区。近年来,稻田养鱼已经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。江苏省90%以上的县开展了稻田养鱼,1996年全省仅有稻田养殖面积43.9万亩,今年已发展到280万亩。贵州、新疆、内蒙、甘肃等省、自治区也在积极开展稻田养殖技术试验和推广工作。统计表明,1999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发展到2998万亩,比1996年增加830万亩,增幅达38.3%。

为调动广大农民稻田养鱼的积极性,各级政府相继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从资金、税收、物资等多方面创造条件,改善稻田养鱼的外部环境。据统计,湖南省近4年来投入稻田养鱼专项资金3508万元,并设立了工程实施贡献奖;四川省财政每年专门安排100万元经费用于支持稻田养鱼工程。

目前,稻田养鱼正逐步改变过去分散、面积小和粗放粗养的传统格局,形成了区域连片、规模生产、商品化经营的新格局。江苏省稻田养鱼万亩以上的乡镇多达80个,10万亩以上的县已达12个。重庆、云南、安徽等许多省市在启动稻田养鱼工程时,实行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成片开发,建成了一大批稳产、高产的稻田养鱼基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